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台湾统派团体举办座谈会 吁正视两岸经济与历史连结
知识9973人已围观
简介中新网台北4月18日电 由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及台湾劳动党共同主办的“台湾的困境与出路——从现实理盲走向民族共同体的人民自救”座谈会18日于台北举行。与会者认为,台湾正面临战争风险 ...
中新网台北4月18日电 由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统派团体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筹备会及台湾劳动党共同主办的举办经济“台湾的困境与出路——从现实理盲走向民族共同体的人民自救”座谈会18日于台北举行。
与会者认为,座谈正视台湾正面临战争风险与体制危机的两岸历史连结双重挑战,对于长期受“倚美反中”论述操弄所形成的台湾统派团体“一岛视角”,唯有重建民族共同体认同,举办经济正视两岸经济与历史连结,座谈正视才能实现和平稳定。两岸历史连结
4月18日,台湾统派团体“台湾的举办经济困境与出路——从现实理盲走向民族共同体的人民自救”座谈会在台北举行。图为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中)发言。座谈正视(主办方供图)座谈会上,两岸历史连结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指出,台湾统派团体破解困局须先破解“理盲”,举办经济即破解否认自身是座谈正视中国人、否认与大陆共享民族与历史的意识形态,借此重建认同、恢复历史连结,避免被操弄,重回理性讨论。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秘书长蔡裕荣表示,反对“绿色独裁”不是中国国民党一党之事,是整体台湾社会的事,这是台湾社会的必要自救行动。
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指出,近30年来的台湾“教改”以“去中国化”为核心,削弱历史与文化教育,导致教育崩坏。她呼吁,台湾应重拾中华文化核心精神,避免教育困境。
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认为,台湾从历史上即与大陆紧密相连。民进党当局扭曲历史、操弄殖民记忆,是一种政治宣传与对无知民众的欺骗,呼吁台湾社会必须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出路,重建正确的国家认同。
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表示,两岸有识之士持续为遏制“台独”与实现国家统一努力,但民进党当局推动的“台独史观”与“绿色恐怖”,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她呼吁台湾统派团体与民众团结,对抗民进党当局的滥权作为。
活动最后,吴荣元为座谈会作总结发言指出,台湾目前面临民进党以“大罢免”和司法大权清洗在野势力,推动“台独”法西斯化。各党派应跨越恩怨,团结抗敌。期盼各界持续支持,共同守护台湾未来。
此外,多位青年代表也在座谈会上发表看法。(完)
Tags:
下一篇:高考英语作文:提高健康的方法
相关文章
Tizzy Bac沉浸式音乐体验 无声派对引领百人狂欢 戴耳机进入自我对话的梦境
知识Tizzy Bac 以全新专辑《说出我的名字》再创摇滚高峰,夺iTunes热门专辑第1名!继为《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与《童话故事下集》打造两首高话题度冠军影集主题曲,每首单曲的MV点击突破40万后 ...
【知识】
阅读更多贝壳彭永东拟捐900万股股份 “天价薪酬”非年薪
知识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袁秀丽)4月17日,贝壳发布公告称,已接获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彭永东的通知,其拟捐赠900万股A类贝壳普通股。在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后,50%税后资金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 ...
【知识】
阅读更多林高远世界杯开门红!压力山大,户上隼辅的强势横扫引发深思
知识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乒乓球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选手林高远以出色的表现迎来了赛季的开门红,这一胜利不仅为他赢得了初步的信心,也为他在后续赛事中的表现铺平了道路。然而,在这一胜利的背后,林高远却承认,面对来自 ...
【知识】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周杰伦晒合影:享受了精彩网球比赛 祝贺阿卡夺冠
- 15亿阵容搭配+蓝紫卡封神!《龙息:神寂》用策略征服硬核玩家
- 素食产妇要如何进补
- “世界树”展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创意设计
- 再见快船!曝1.7亿巨星今夏7换1离队,有望联手哈登冲冠
- 菲亚特动力科技发动机携手ASTRA应对风力涡轮机叶片运输的复杂挑战,并发挥主导作用
- 直接任意球梅开二度,广东梅州客家两连胜
- 大区赛即将收官!苏州C12席卷苏州站夺冠
- 综漫:从零开始打造恶魔眷族
- 全国首个!白云机场宠物航站楼来了
- 台风“安比”将向东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减弱
- 大乐透1特点遗漏近历史极值 周三后区划重点!
- 墨迹天气助力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精准气象服务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 体重38公斤!旅俄大熊猫“喀秋莎”一周岁啦
- 应对极端大风天气,北京市安委办发布八条提示
- 警方通报小车撞两轮电动车致2死
- 打爆RTX 5060 Ti!AMD RX 9060 XT首次泄露:3.2GHz超高频率
- 伤感颓废的个性签名最新版2016 连怀念都没有证据
- 第四届美标“梦想浴室”设计大赛六城沙龙即将启幕
- White House policy on reporters who use pronouns causes controversy